換上衣服,戴上口罩和帽子,記者跟著醫生準備進入安醫大一附院生殖醫學中心環境間。不過在進之前,記者不得不被關在一個風淋室內,做了20秒的“風淋”。醫生告訴記者:“試管嬰兒的操作,必須小心再小心。
做完“風淋”,記者和醫生一起,推開環境間的門,這個環境間由一個小窗戶與取卵室連接。在正式取卵之前,女方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檢查,并根據安排服用或注射藥物,進行控制性超排卵。“正常女性一個月只排出一個卵細胞,但為了保證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我們會讓女方一次性排出數枚卵細胞。”醫生說。
取卵時,醫生用針抽取女方的卵泡液,之后在工作臺上撿卵,再讓撿出來的卵細胞在顯微鏡下與精子結合。受精后的胚胎則放入培養箱內保存。與連接環境間和取卵室的小窗戶一樣,培養箱上也貼滿了小紙條。這些小紙條全部是一式兩份,記錄著夫婦二人的具體信息。“這些信息都需要兩個人核對,一點兒差錯也不能出。”
培養箱模擬的是女性的子宮環境,溫度保持在37℃,濕度、二氧化碳和氧氣濃度等都參照人體相關指數調節。打開培養箱,里面像冰箱隔層一樣被分成多個小間,每一層隔板上,放著幾個透明玻璃培養皿。那些孕育著新生命希望的胚胎,此刻正安靜地待在培養皿中。
胚胎合不合格?挑個細胞核出來看看
醫生說,胚胎放入培養箱三天后,等細胞分裂成八個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進行細胞活檢辨別好壞了。
胚胎在培養箱里長到第三天,醫生會把它拿出來,在顯微鏡下吸取八個細胞中的一個,進行細胞活檢。只見醫生將細胞核周圍的細胞膜、細胞胞漿等去掉,單留下一個細胞核,固定在玻片上。這個細胞核,即將被用來檢測它從屬的這個胚胎是否帶有父母一方或雙方的遺傳疾病。
小小的細胞核這么有能耐?“因為分裂出的八個細胞帶有的遺傳物質是一樣的,所以只要其中一個細胞核帶有‘不好’的遺傳信息,也就意味著其余七個細胞里也有。”醫生說,如果是這樣,這個胚胎就是不能用的,它不能讓媽媽生下健康的寶寶;反之這個胚胎就是好的。
那么,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檢測“壞信息”的呢?別急,現在就跟著記者進入下一個環境間,在這個環境間里進行的步驟是第三代試管嬰兒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熒光原位雜交和信號判斷。
閱讀本文的還閱讀了
單人雙風淋室
資料整理:趙德平@青島美特斯凈化設備有限公司( ),轉載請注明出處。